总在说“我不要”的孩子,到底是为什么呢?
2020年12月30日家长让孩子去做一件事的时候,有很多孩子都会习惯的说“我不会”、“我不去”,如果强迫孩子必须做,孩子就会又哭又闹逼家长妥协,还有小部分家长要不就是打骂孩子或是直接默许孩子的这种行为,但还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,但是孩子是真的不会吗?
5岁的婷婷看到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在练习弹钢琴,婷婷也跟爸妈吵着要学习弹钢琴。家长听到孩子主动想要去学习乐器想着这是好事啊,想到没想直接去给孩子报班了,然而没想到的是,婷婷刚上两次课就又哭又闹说不去了,不想学了,这让婷婷的父母很无奈,心想刚交完20节课的钱,也不能退了吧。
就问她,明明是你自己想去的为什么又不去了呢?问了半天,孩子才说,钢琴太难了,那些音符根本学不会,也听不懂老师讲的,不想学了。婷婷的爸爸妈妈劝了她很久,让她继续坚持学习一下,没想到被婷婷一口否决“我不要,我学不会!”还没有再次尝试就直接否决自己,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?
其实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情况,他们不像成年人一样,拥有很多经历,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几年,也许都没经历过失败,也可能是在学习或是玩游戏经常失败,这种失败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,形成一种逃避心理。这件事即使自己努力做了还是会失败,那还不如直接说我不会。
那么家长该如何调整孩子的这种心态呢?先去找一些孩子非常擅长的事情让他去做,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,建立孩子的自信心,然后再引导孩子继续学他不会的东西,也许还会继续失败,但是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失败,失败的原因是什么。在通过不断的鼓励孩子,尝试让孩子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学习方式中,即便只是一点小进步也要不断的去鼓励孩子。
教育孩子这件事上,家长一定要有耐心,首先应该去分析是不是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以及与孩子的沟通,避免责骂批评孩子,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有点长处,多鼓励孩子。也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了叫叫阅读的叫叫阅读课,让孩子通过学习阅读,去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素养、能力,课程里还包含小小主持人课。整套课程下来,不仅让孩子对阅读更有兴趣、勇敢表达,还给孩子建立十足的自信心。
孩子的改变其实很大部分都取决于家长,智慧型家长不仅自己有个好心态去教育孩子,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,还能让孩子在无形间不断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