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速则不达,关于孩子学习慢家长需要知道这些
2021年03月31日晚半晌的街道旁,都是一些等着孩子下辅导班的家长,拎着零食水果玩着手机打发时间;周末的上午,背着书包拿着书本的小朋友一个个走进辅导机构,开启了新一天的课外学习。
“全民辅导班”似乎已经成了常态,家长们一心希望孩子能够学的比别人快,懂得比别人多,这样才不会落于人后,不会被社会所淘汰。但是这种“中国式焦虑”家长往往比普通的家长会更敏感,对于孩子的一点小错误或者学习上的小失败,就会揪着不放,给孩子施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。
总是会听见家长问老师:
“我们家孩子怎么还不会写字啊,会不会有什么问题”
“孩子阅读总是不走心,很多字总是读错怎么办”
“这孩子在家总是爱磨蹭,在学校也这样么吗?”
叫叫阅读认为,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,似乎对家长来说,孩子成长不快,学得太慢已经成为了一种“问题”。尤其是一些心态焦虑的家长,觉得孩子慢了点就会赶不上进度,就会被别的孩子甩在身后。但是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,慢一点真的就是一件坏事吗?
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,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真的只是其中一种方法,但是期待这条路又直又不曲折,还没有荆棘畅通无阻真的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。不允许孩子犯错更是一种不可取的想法,孩子在错误中学到的东西,往往会更多。因为有了错误,才会去思考自己哪里需要改进,才会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,能够积累经验,避免错误。
“拔苗助长”催促孩子不是好方法,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,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。
不制造过高的焦虑。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形容词,专门用来打压自家孩子。但是在别人家家长的眼里,你们家孩子或许就是学习的对象和榜样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律和方法,不见得别人的方法就是适用于你们家孩子。进步的快慢不能代表未来发展的好坏,家长只需要放下焦虑,平常心对待。
考虑孩子的兴趣。兴趣为王这一点,很多家长都不明白,大多数孩子除了爱玩游戏和玩具,其实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所在,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发展孩子的潜能。喜欢画画培养绘画能力,喜欢看书培养阅读能力,喜欢算数培养思维能力。
对于孩子来说,有兴趣才会学的更积极,叫叫阅读课就是如此,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来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,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,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成长。
勇敢的鼓励孩子去良性竞争,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上的成与败,生活中的好与坏。但是不要强迫孩子在该有的年龄承担过多的压力,作为家长更是如此,过分焦虑带来的只可能是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正常心去面对孩子的失误和成败,引导孩子总结反思自己的问题,表扬孩子的成功和进步,才能让孩子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跑道上,走得更好更远。